繁体版

开经谒: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心经》与大随求法门畧述

《佛心经》法的传译


《佛心经》之译者为"达摩流志",梵云"",唐义为"法希"。后武则天改其名为"菩提流志",梵云"",唐义为"觉爱"

流志本南天竺人,为凈行婆罗门种,年十二即出家,学诸数论外道。举凡声明、谶纬、天文、历术、明呪、医方等,无不兼习,且洞达渊底。当其六十顷,遇上座部高僧耶舍瞿沙,辩论服输,方知外法乖违,释门幽深。于是回心,从耶舍瞿沙学诸经论。初隐居山谷五年,奉戒无亏,专志头陀行。其后游历五天,徧亲讲肆,声名大振。

唐高宗遥闻远誉,欲挹彼高风,遂于永淳二年(公元六八三年)遣使迎接。然高宗于其年腊月廿七日圆寂。中宗李显虽即皇位,但嗣圣元年(公元六八四年)复被武后所废,贬为庐陵王

同时立李旦为帝,武后临朝称制,于此以下,武后全权独断,把持朝纲。自唐高宗迎请流志始,历经十年后,流志方随使者抵达东都洛阳。时为武周长寿二年,即公元六九三年高宗业已殁身近十载。武后流志栖居福先寺,译出"佛境界"、"宝雨"、"华严"等经凡十一部。

神龙元年,即公元七零五年,又移居京兆崇福寺,别译《大宝积经》。所谓《佛心经》,即流志长寿二年所译出。流志所译,因梵本不全,故只译得一卷,即现今通行本中的上卷,全称《一切佛心中心经》此本现藏日本丰山长谷寺,为《佛心经》的第二种译本。

现今通行本的下卷即《大菩提心随求陀罗尼一切佛心真言法》,乃阿地瞿多三藏所译,为《佛心经》的第一种译本。阿地瞿多,梵云"",汉义为"无极高"本中天竺人,深通五明、三藏,尤精陀罗尼法。

唐永徽三年,即公元六二二年,携众多梵夹来唐。此时正为玄奘法师于印度求学已毕,归国弘法阶段。因玄奘游历之功,天竺各地多知大唐国威。故印度来华高僧,于此方盛,阿地瞿多即在此列。其抵达长安后,高宗倍加礼遇,特下敕迎至大慈恩寺。因阿地瞿多以陀罗尼法屡显灵迹,以致尉迟敬德等人迎请其于慧日寺浮图院建立"陀罗尼普集会坛",沙门玄楷等亦力请阿地瞿多翻译法本,故其于《金刚大道场经》中撮要取译,合为《陀罗尼集经》十二卷,现藏中流通者即是。所谓《大菩提心随求陀罗尼一切佛心真言法》,即阿地瞿多于翻出《陀罗尼集经》后所译。

台密祖师,日本元庆寺沙门安然所著《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中录有此经名,其写本现亦藏于日本古寺之中。由以上所述可知,现今通行本《佛心经》,实菩提流志阿地瞿多两种译本所集,其相合方为完整之法。至于合集时间,在武则天之后。此部经典传至日本,于录外私授,不列"诸经法"中,乃传灯大阿阇梨奉持之法,仅在少数流派中习学。然历来抄写本多有出入,故康安元年九月十日,被称为"东寺三宝"之一的贤宝阿阇梨,以御影堂弘法大师藏本校对。天明二年壬寅六月十四日洛北莲台寺慈忍阿阇梨复以东寺观智院藏本校合,并加朱书畧解。享和改元辛酉年六月丰山总持院快道阿阇梨请得东寺写本并其他三种写本,令丰山明王院峯观阿阇梨校阅,间附片假名。而快道大阿阇梨更批阅深校,别加秘注一卷,共四十五纸。诸种版本中,以此本最为优胜,盖快道阿阇梨修习此法后,法验频发,故以修证心髓加入其中,即《佛心中心经秘注》自此以后,心中心法在传法院流方正式列为传灯大阿阇梨必修之法,得秘受者甚少。现藏中流通本,为龙肝阿阇梨校对本,尚有错漏脱字之处,不及审查,已然行世。如上即本经之传译因缘。


《佛心经》与大随求法门畧述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往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