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当召,原名:"巴达嘎尔寺",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 "召"为"庙宇"之意。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
缘起,于清朝康熙年间(公元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清朝在康熙年间,和蒙古准噶尔部发生了战争。康熙皇帝为了征讨他的对手噶尔丹,亲自出马,路经"阿林寺"驻跸。那时他在军中忽然听到法铃的声响,就问这铃声是从何而来,有人说,这是"甘珠尔瓦喇嘛"诵经的铃声。
这一位 "甘珠尔瓦、噶卜楚" 十三世,也就是后来以"甘珠尔瓦、呼图克图"为称的一系的「呼必勒罕」(转世)的第一世,声誉甚隆。其原因并非由于他是以往大德们的转世,而是因他道行极高,经学渊博。于是康熙皇帝就传见这位十三世"甘珠尔瓦、噶布楚"。两人的谈话,使康熙皇帝非常喜欢,就降谕把附近的土地都赐给了"阿林寺"院仍为布施。公元一六九七年丁丑岁、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凯旋。("阿林寺"离青城,后改称归化城和归绥市,有百余华里。)
清朝康熙皇帝赐这一位"甘珠尔瓦、噶布楚"十三世,晋升为"甘珠尔瓦、诺们汗", 由礼部颁发的印信上的文字是:「澄仁禅师、甘珠尔瓦、诺们汗」,意为「兴教善知识聪明灵感法王」。从这时起他就成为后来的"甘珠尔瓦、呼图克图"一系的第一位「呼必勒罕」(转世)。也就是后来以"甘珠尔瓦、呼图克图"为称的一系的「呼必勒罕」(转世)的第一世。康熙皇帝把他自己的一个宝座赠给"甘珠尔瓦、诺们汗"。
在康熙皇帝征伐准噶尔回师之后,他就降谕把甘珠尔经(大藏)由藏文转译蒙文,同时命我的先世-一世"甘珠尔瓦"担任这项烦重的工作,又命"章嘉、呼图克图"担任总监而董其事。这位"章嘉大师"是以经学者著称的,他个人的本名是"阿旺、罗卜桑、却丹"。其实这部大藏经已在蒙古未世君主林丹可汗(公元一六○四至公元一六三四)之时着手蒙译,且已大部完成。这次所谓的翻译,不过是整理校对和补译未完成的部分而已。可是镂版、印刷、分发各寺院,都是在康熙年间。当然这一项有助于佛法宏扬的重要贡献,也不能不归功于那位"章嘉大师"的督导。
在这番整理和补译工作上,不是没有困难的。其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是,梵文、藏语的若干佛经用语,在蒙文中尚无标准的译文,纵有也难免互不一致,反造成混乱。所以在这两位大师的领导之下,这一组主持翻译而精通梵文、藏文、蒙文和佛学的喇嘛们,先作出一部称为Kabju-yin dayigh的藏蒙字典,然后再依照这部字典,把蒙译的经文统一起来。这件工作不仅对大藏经的翻译有所贡献,而且对于以后其他的译经工作,也大有裨益。
在蒙译大藏经的过程,最艰巨的工作是对时轮金刚部的翻译或整理。因为这是密宗佛教极主要的部分,译者为慎重起见,意见反难一致。最后还是我的先世请求皇帝允准由他自己和他自己的弟子们来担当这一个部门。如此才把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经)的蒙译完成。
在帮助我那位前世翻译秘密部门的弟子之中,最杰出的一位是出身于"鄂尔第寺"后来又去藏上学经的一位喇嘛。康熙皇帝特颁赐他"定阔尔、班第达"。前已言及「定阔尔」一字就是「时轮金刚」之意,「班第达」是「通晓五识之学者」的意思。这样的称谓是由他翻译时轮金刚密法部门的功绩而来的。当他接受这个称谓的时候,他曾谦逊的说:「这一部翻译的功绩,应该归于我的老师"甘珠尔瓦",而不是属于我的。」从此以他为第一世的"定阔尔、班第达",就一直延续下来。
在两百余年以来,我的先世,一直主持一座名剎"巴达噶尔大寺"。一般汉语的名字是"五当召"。它坐落在乌兰察布盟与土默特旗交界处,大青山脉西端五当谷里,离包头市不太远的地方。这里大寺以经学深邃、戒律严格而著称的。因不断有西藏僧侣前来,他们咸称此寺为Badghar choilung,字义是「正教在白莲华里」。
清朝乾隆皇帝、乾隆十四年(公元一七四九年)建成,所颁赐的匾额是"广觉寺"。因此它正式的蒙古名字是Aghu yeke onoltu süme,蒙文是Jachindogdanling。可是它仍是以俗称"巴达噶尔寺"或"五当召"闻名的。
这所大寺有两位转世的主持,一位是"甘珠尔瓦、格根",另一位是"定阔尔、格根"。当然他们代代对于"五当召"的发展都有贡献。
这所大寺的源流是这样:一世"定阔尔、班第达"在现在的"五当召"附近,发现了有一位在山窟中禅修的喇嘛。这种隐居禅修者,蒙古语叫作「达彦齐」喇嘛。同时又看到另一位大德喇嘛。于是这位"定阔尔、班第达"就和那两位喇嘛商议在这里创建一所僧院。三人同意,但经营无着。正好这时有一位名叫"总豁尔、诺颜"的蒙古贵人经过这里,前往北京朝觐。我想他可能是乌兰察布盟乌拉特三旗的一位王爷。这三个喇嘛就先趋请他布施,立即得到他的慨允。他们首先创建的是"时轮金刚学院"。
在此寺创建之前,前已提及,我的第一世转世已经在"阿林寺",建立了"金刚时轮本堂"。这座本堂也得到了朝廷的承诺和布施,可是不久就毁于火,全体僧众非常悲凄,我的先世就安慰他们说:「这座经堂虽然烧了,可是它会在另一个地方重建起来。」现在他的预言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