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侧四解脱轮中的四方佛,除了中央各月轮的佛陀之外,各配有四尊菩萨,合计为十六菩萨。这十六位大菩萨:
代表"大圆镜智"的东方"阿閦佛",属于金刚部,其四周有"金刚萨埵"、"金刚王"、"金刚爱",及"金刚喜"四菩萨。
代表"平等性智"的南方"宝生佛",属于宝部,四周有"金刚宝"、"金刚光"、"金刚幢"、"金刚笑"四位菩萨。
代表"妙观察智"的西方"阿弥陀佛",属于莲华部,四周有"金刚法"、"金刚利"、"金刚因"、"金刚语"四位菩萨。
代表"成所作智"的北方"不空成就佛",属于羯磨部,其四周有"金刚业"、"金刚护"、"金刚牙"、"金刚拳"的四位菩萨。
此外,在大金刚轮内侧的四隅中,则有"金刚嬉"、"金刚鬘"、"金刚歌"、"金刚舞"等四位内供养菩萨。
在大金刚轮的外侧,则配有东北角"地天"、西南角"水天"、东南角"火天"、西北角"风天"等四大天神,支持着金刚宝楼阁。虽然实际上应有五大,但是因为空大无碍,如虚空般无以描绘,因此只显现四大。
除了在四方四佛的两侧各有金刚杵相隔之外,在大金刚轮之外也有金刚杵为界道。一般而言,这些金刚杵为三股杵,也有用独股杵的。此外,在大金刚轮与四天神外侧的西南,也有金刚杵四面围绕,成为金刚界畔,在这四方的金刚界畔之内,可视为成身会的第一重。
在第一重金刚界畔外的第二重中,则有"贤劫千佛",聚集于宝楼阁的廊庑之中,"贤劫千佛"是我们这个时劫中的千佛,同时也含摄过去庄严劫千佛及未来星宿劫千佛,代表三世的诸佛。而在第二重的四隅中有"金刚香"、"金刚华"、"金刚灯"、"金刚涂香"四位外供养菩萨。而在东、西、南、北的四方,则现有"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鏁"、"金刚铃"等四摄菩萨。
在第二重外的四方又有金刚杵的界道,在这金刚界畔之外,则有第三重的外金刚部,这些是护世诸天的首领。
东方有"那罗延天"、"俱摩罗天"、"金刚摧天"、"梵天"、"帝释天";
南方有"日天"、"月天"、"金刚食天"、"彗星天"、"荧惑天";
西方有"罗剎天"、"风天"、"金刚衣天"、"火天"、"毘沙门天";
北方有"金刚面天"、"焰摩天"、"调伏天"、"毘卢夜迦天"、"水天"等二十天。
金刚界三十七尊
在成身会中,共有一千零六十一尊。但一般而言,以其中的三十七尊为重要,称为金刚界三十七尊。这三十七尊包括:
一、五佛,即"毘卢遮那佛"、"阿閦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
二、四波罗蜜,乃是"毘卢遮那佛"的四亲近,由"毘卢遮那佛"所出生,表示四佛的定德。即"金刚波罗蜜菩萨"、"宝波罗蜜菩萨"、"法波罗蜜菩萨"、"羯磨波罗蜜菩萨"。
三、十六大菩萨:
一、"阿閦佛"的四亲近菩萨:"金刚萨埵"、"金刚王菩萨"、"金刚爱菩萨"、"金刚喜菩萨"。
二、"宝生佛"的四亲近菩萨:"金刚宝菩萨"、"金刚光菩萨"、"金刚幢菩萨"、"金刚笑菩萨"。
三、"阿弥陀佛"的四亲近菩萨:"金刚法菩萨"、"金刚利菩萨"、"金刚因菩萨"、"金刚语菩萨"。
四、"不空成就佛"的四亲近菩萨:"金刚业菩萨"、"金刚护菩萨"、"金刚牙菩萨"、"金刚拳菩萨"。
四、八供养菩萨,有内外之分。内四供养是"毘卢遮那佛"为供养四佛而流出者,即嬉、鬘、歌、舞四菩萨。外四供养是东南西北四佛为供养"毘卢遮那佛"而流出者,即香、花、灯、涂香四菩萨。
五、四摄菩萨,乃从"毘卢遮那佛"心中流出,将一切众生引入曼荼罗,表授给果地之法的化他之德,即钩、索、鏁、铃四摄菩萨。
在这三十七尊中,除了外四供养菩萨及四摄菩萨是在大金刚轮外的第二重中,其余皆在大金刚轮中。
金刚界三十七尊是金刚界曼荼罗的核心本尊,就本质上而言,都是"毘卢遮那佛"的流现。但三十七尊的出生次第,说法并不完全一致。
大《理趣释》及《秘藏记》等,认为是由"毘卢遮那佛"出生四波罗蜜菩萨,再由四波罗蜜菩萨出生四方佛。
但是在《金刚顶经》、《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菩提心论》等都认为是由中央的"毘卢遮那佛"出生东南西北四方的四佛,再由四佛出生四波罗蜜菩萨向中央供养"毘卢遮那佛",成为四亲近菩萨。
一般我们观察金刚界三十七尊的出生,是以菩萨依五相成身观而证成为金刚界佛,现身在金刚峰顶大宝楼阁中,为金刚界"毘卢遮那佛"。而依中央"法界体性智"流所现起的"毘卢遮那佛",现起四种佛智而流出四方四佛。(见图一)
图一、中央毘卢遮那佛流出四方位四佛图
 |
即"大圆镜智"示现东方"阿閦佛"。"平等性智"示现南方"宝生佛"。"妙观察智"示现西方"阿弥陀佛"。"成所作智"示现北方"不空成就佛"。
事实上,这也是修行过程中转识成智的过程:修至第九识转成中央"法界体性智"; 第八识转成东方"大圆镜智";第七识转成南方"平等性智";第六识转成西方"妙观察智";修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转成北方"成所作智"。这五智五佛为法界的实相,这实相普遍常住,众生本来具足,而在修证的过程中,法尔显现。
此时,再由四方佛出生四波罗蜜菩萨,供养"毘卢遮那佛",成为四亲近菩萨,这四菩萨中,"金刚波罗蜜"代表坚固的菩提心,"宝波罗蜜"代表供养、布施,"法波罗蜜"代表般若智慧,"羯磨波罗蜜"代表勇猛精进之德。(见图二)
图二、四方佛生出四波罗蜜供养毘卢遮那佛图
 |
接着,由"毘卢遮那佛"化现东、南、西、北四方佛的四亲近菩萨,共为十六大菩萨。其实这十六位大菩萨,也可视为众生发心修行成佛的过程。
东方有"金刚萨埵"、"金刚王菩萨"、"金刚喜菩萨"、"金刚爱菩萨"四菩萨为发菩提心之功德;
南方有"金刚幢菩萨"、"金刚宝菩萨"、"金刚光菩萨"、"金刚笑菩萨"四菩萨为修行聚福资粮之功德;
西方有"金刚语菩萨"、"金刚因菩萨"、"金刚法菩萨"、"金刚利菩萨"四菩萨为般若智慧法门之功德;
北方有"金刚护菩萨"、"金刚拳菩萨"、"金刚牙菩萨"、"金刚业菩萨"四菩萨为自利化他事业之功德。(见图三)
图三、毘卢遮那佛化现四方佛的四亲近菩萨图
 |
接着,"毘卢遮那佛"为酬答四佛的供养,又在四佛之侧的四隅,示现"金刚嬉"、"金刚鬘"、"金刚歌"、"金刚舞"内四供养菩萨,这四菩萨代表:
"金刚嬉菩萨"代表"毘卢遮那佛"酬答东方"阿閦佛"的供养,示现四亲近菩萨,所发菩提心之喜悦;
"金刚鬘菩萨"代表"毘卢遮那佛"酬答南方"宝生佛"的供养,示现四亲近菩萨,修行聚福资粮的庄严;
"金刚歌菩萨"代表"毘卢遮那佛"酬答西方"阿弥陀佛"的供养,示现四亲近菩萨,般若智慧法门的赞扬;
"金刚舞菩萨"代表"毘卢遮那佛"酬答北方"不空成就佛"的供养,示现四亲近菩萨,自利利他事业精进的摄化。
(见图四)
图四、毘卢遮那佛化现内四供养菩萨酬答四佛供养图
 |
这时四方佛为了酬报"毘卢遮那佛"的供养,所以在第二重示现"金刚香"、"金刚花"、"金刚灯"、"金刚涂香"四位外供养菩萨。
东方"阿閦佛"为滋茂坚固发菩提心之众善而供养"金刚香菩萨",酬报"毘卢遮那佛";
南方"宝生佛"为供养、布施宝性功德庄严而示现"金刚花菩萨",酬报"毘卢遮那佛";
西方"阿弥陀佛"为供养般若法门智慧之灯而示现"金刚灯菩萨",酬报"毘卢遮那佛";
北方"不空成就佛"为供养殊妙悦意及五分法身而供养"金刚涂香菩萨",酬报"毘卢遮那佛"。
(见图五)
图五、四方佛现外四供养菩萨酬报毘卢遮那佛的供养图
 |
此时,"毘卢遮那佛"为了使一切众生,安住于实相法界,在四方四门示现四摄菩萨,这四摄菩萨中,以"金刚钩菩萨"钩召众生入于菩提道埸,以"金刚索菩萨"引入禁缚苦恼妄想,以"金刚鏁菩萨"坚固闭锁一切恶趣之门,以"金刚铃菩萨"的微妙法音令其欢喜。(见图六)
图六、毘卢遮那佛示现四门四摄菩萨入道图
 |
在这三十七尊中,又可分为慧门十六尊,慧门即为阳性男众的菩萨,包括四方佛各四亲近菩萨,东方有"金刚萨埵"、"金刚王菩萨"、"金刚喜菩萨"、"金刚爱菩萨";南方有"金刚幢菩萨"、"金刚宝菩萨"、"金刚光菩萨"、"金刚笑菩萨";西方有"金刚语菩萨"、"金刚因菩萨"、"金刚法菩萨"、"金刚利菩萨";北方有"金刚护菩萨"、"金刚拳菩萨"、"金刚牙菩萨"、"金刚业菩萨"、共有十六尊。(见图七)
图七、慧门十六尊阳性男众菩萨图
 |
另外,四波罗蜜菩萨:"金刚波罗蜜"代表坚固的菩提心,"宝波罗蜜"代表供养、布施,"法波罗蜜"代表般若智慧,"羯磨波罗蜜"代表勇猛精进之德。
四摄菩萨:"金刚钩菩萨"钩召众生入于菩提道埸,以"金刚索菩萨"引入禁缚苦恼妄想,以"金刚鏁菩萨"坚固闭锁一切恶趣之门,以"金刚铃菩萨"的微妙法音令其欢喜。
八供养菩萨:
"金刚嬉菩萨"代表"毘卢遮那佛"酬答东方"阿閦佛"的供养,示现四亲近菩萨,所发菩提心之喜悦;
"金刚鬘菩萨"代表"毘卢遮那佛"酬答南方"宝生佛"的供养,示现四亲近菩萨,修行聚福资粮的庄严;
"金刚歌菩萨"代表"毘卢遮那佛"酬答西方"阿弥陀佛"的供养,示现四亲近菩萨,般若智慧法门的赞扬;
"金刚舞菩萨"代表"毘卢遮那佛"酬答北方"不空成就佛"的供养,示现四亲近菩萨,自利利他事业精进的摄化。
东方"阿閦佛"为滋茂坚固发菩提心之众善而供养"金刚香菩萨",酬报"毘卢遮那佛";
南方"宝生佛"为供养、布施宝性功德庄严而示现"金刚花菩萨",酬报"毘卢遮那佛";
西方"阿弥陀佛"为供养般若法门智慧之灯而示现"金刚灯菩萨",酬报"毘卢遮那佛";
北方"不空成就佛"为供养殊妙悦意及五分法身而供养"金刚涂香菩萨",酬报"毘卢遮那佛"。
称为定门十六尊,定门为阴性女众菩萨。(见图八)
图八、定门十六尊阴性女众菩萨图
 |
这三十二尊加上五方佛,共三十七尊,可说是修证成佛必具的三十七种妙智,都是"毘卢遮那佛"所流现的,是金刚界佛一法界身的现起。而诸尊间的相互供养,表示了诸佛作业,也是佛的游戏王三昧,更是我们本然法尔具足的体性。
此外,成身会可视为修行者从因向果的成佛次第。但是从成佛的果位立场而言,由成佛之后而开出诸会曼荼罗,则是由果向因,救度众生的事业开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