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身会"的构造是由大圆轮与中圆轮、小圆轮所构造。其中大圆轮中有五座中圆轮,而每座中圆轮,又有五个小圆轮。
大圆轮即是大金刚轮,代表生命的心。而此心为质多(梵名:citta)心,是心识、识大。并非如胎藏界曼荼罗的中台八叶院,属于汗栗驮(梵名: )心,是实际的肉团心、心脏。因此,在两界曼荼罗中,金刚界成身会中的大圆轮代表心识,所以金刚界展现的是法界中的识大。而胎藏界中台八叶院的八瓣莲花代表实际的肉团心,所以胎藏界展现的是法界中的地、水、火、风、空五大。
大金刚轮以识大为总体,而其中五座月轮(圆轮),所显示的是如来的五智。这五座月轮,是解脱三界、六道的痛苦,而成就的五智圆明月轮。同时,这大金刚轮也是示现如来五智的五方佛所居住的金刚大宝楼阁。而在这五佛中的东、西、南、北四方四佛的两侧,都有金刚杵相隔,表为宝楼阁的八根柱子。而这八根柱子的里面,则为五座月轮,这是代表五佛的解脱地,称为五解脱轮。在五解脱轮中又各有五个小月轮,每一个月轮之中有莲花,表示本具的无量功德。
在宝栖阁中央的解脱轮中,五个小月轮中央的月轮里所描现的是"毘卢遮那佛",是表示"法界体性智"的如来,代表佛部。而在"毘卢遮那佛"四方的小月轮,则各有"金刚波罗蜜"、"宝波罗蜜"、"法波罗蜜"及"羯磨波罗蜜"四位波罗蜜菩萨。
中央解脱轮的外侧,则有五色界道围住,分隔四方外侧的四解脱轮。这四解脱轮也各有五小月轮,其中央的月轮,分别为东方的"阿閦佛"、南方的"宝生佛"、西方的"阿弥陀佛"、北方的""不空成就佛"等四方佛。
五色界道又称为众色界道,在建造曼荼罗时,为了区别各院、会的境界,而画五色界道。安置界道的理由古来有三种说法:一、为行者供养曼荼罗诸尊的通路;二、诸尊出入往还的通路;三、供养物品罗列的埸所。在现图曼荼罗当中,金刚界除了理趣会之外,其余诸会都在中央月轮的外围安布五色界道,胎藏界则在中台八叶院的外围安置。
这五色配列的次第异说颇多,像《陀罗尼俱经》卷一中说次第为白、赤、青、黄、黑。而《大日经疏》卷六记载:「诸界道中,中央第一重应具五色,先以白色为周界,接着在外次第布下赤、黄、青、黑等色。第二重布白、赤、黄三色。第三重的周界仪布纯白一色。」在《诸说不同记》卷二中则说白、黄、赤、黑、青的次第。
在一般流布的图本中,金刚界用白、青、黄、赤、黑,胎藏界则依白、赤、黄青、黑,这又称为"法尔次第"。但是在东寺的曼荼罗则与此相异,金刚界是白、黄、青、赤、黑的次第;而胎藏界的次第为白、黄、赤、青、黑。
此外,五色界道因为也是象征五大色、五大法性,因此胎藏界曼荼罗是以五色界道为重点。而金刚界曼荼罗虽然也具备五色界道,但同时大量使用金刚杵作为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