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金刚界九会曼荼罗"降三世会"的论说

降三世会又称为"降三世羯磨会",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一,位于成身会左方,即北方中央位置。

在金刚九会中的前六会(或说为七会)是以《金刚顶经》中的初会《金刚界品》为依据,表示金刚智体。而此会是依据同经的《降三世品》中十种曼荼罗中的第一种曼荼罗。在此会中"毘卢遮那佛"示现忿怒相,表示"毘卢遮那佛"以金刚不坏的出世间智慧,来调伏难以教化的恶性众生。

《十八会指归》中说:「次说降三世大品,有六曼荼罗。如来成等正觉已,于须弥卢顶,转金刚界轮已,与诸菩萨名号受职已,"摩酰首罗天"等刚强难化的众生(天神),不可以寂静法而受化之。(中略)当时"普贤菩萨"所变化的"金刚手菩萨",受一切如来请已,即入"悲怒金刚三摩地",现大威德身,以种种方便调伏,刚强难化的众生(天神),乃至命终。"摩酰首罗天"死已,自见于下方,过六十二恒河沙世界,名曰"灰庄严"。彼世界中成等正觉,名为"怖畏自在王如来""执金刚菩萨"以脚按之,诵"金刚寿命真言"复得苏醒。既受正法觉化已,"金刚萨埵"菩萨则说大曼荼罗,引入诸天(天神),受于金刚名号。」可知此会的甚深旨意。

由此可知此会是"毘卢遮那佛",以大慈大悲、大智大勇,现起正法轮身,化为"金刚萨埵" 菩萨转正法轮,以摄受一切众生。但是因为如"摩酰首罗天"(大自在天神)等,刚强难化的众生,无法以理说教化导引,不是能由闻思修的"寂静法门"可度。因此,使用大悲至极的方便,不得已由大悲空智,示现暴恶愤怒相的"降三世明王"形,严立教令,违者降伏罚治,使其服从教令,所以称为"教令转身"。此会的曼荼罗,即是降三世教令轮的曼荼罗。

缘起在三十卷《大教王经》中,则说明三界主宰"大自在天神",现起大怖畏、极愤怒的大威猛相貌,不遵从佛陀的教诲。这时"金刚萨埵" 菩萨即示现"金刚手大愤怒王"(降三世明王),发出自金刚心明的"吽"字真言降伏,"大自在天神"因而昏迷倒地,为"降三世明王"所降伏。 "大自在天神""毘卢遮那佛"求救,却不服"降三世明王"的教敕。"降三世明王"宣说真言,举左足"大自在天神"身上,右足踏在"大自在天神"天后"乌摩"身上。这时"毘卢遮那佛"以大悲心宣说"一切佛慈护心咒",使"大自在天神"入于三昧耶三摩地,痛苦顿消失,并证得安乐解脱,便从"降三世明王"的足心脱出。

降三世会在三十卷《大教王经》中称为"降三世曼荼罗""三界最胜大曼荼罗"。而三界最胜即降三世的异名。

《十八会指归》中,说明《降三世大品》乃是十种曼荼罗中的"第一大曼荼罗"之说:「第一说大曼荼罗仪轨,皆具三十七尊,说降伏法及修神通法。」是说明此会中,主体为金刚界三十七尊。

但此会现在流布的曼荼罗中,若不计四隅以莲花为代表的地、水、火、风四大天神,则计有七十七尊相,是三十七尊加上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二十天四金刚女明妃,共有七十七尊

此会中三十七尊的曼荼罗主尊,都入于降三世折伏三昧,所以总括而言为现起愤怒形。不过在形象上,除了"金刚萨埵" 菩萨为"降三世明王"像外,还是寂静像。但是除了中央解脱轮的"毘卢遮那佛"、四波罗蜜菩萨及八供养菩萨、四摄菩萨外,其余四解脱轮的二十尊菩萨,都双手交住于愤怒拳,示现"降三世印"愤怒拳两手结金刚拳,以右腕压住左腕,合腕交叉而怀于胸前

东方解脱轮的"金刚萨埵" 菩萨位上,现起"金刚萨埵" 菩萨的教令轮身"降三世明王""降三世明王"示现身青黑色,代表调伏。四边的火焰为大智三昧,烧除一切烦恼障碍的利欲心毛。三目、三世及愤怒相,代表降伏贪、瞋、痴等三毒。三世或三界中,以贪、瞋、痴三毒为根本烦恼,因此以降三世之法降伏。而口边利牙出现,是食尽无明烦恼。二手结"独股杵印"是以独一实相菩提心的"独股金刚杵",捣碎无明烦恼。

外金刚部的四隅中,与降三世相应者有"不动明王妃"、"大威德明王妃"、"军荼利明王妃""降三世明王妃"等四明王女妃的安立,便于四明王悲智双运。


金刚界九会曼荼罗降三世会的法相图







金刚界九会曼荼罗降三世会的种子字图







必须经金刚上师加持传授,方可持修。




金刚九会界曼荼罗的降三世会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往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