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文殊菩薩

布本設色唐卡      清代  西藏

唐卡中央是尊白色"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是八大隨佛弟子之一,是集諸佛智慧於一身的菩薩,"文殊菩薩"一面二臂,面相和藹,姿態優美,頭載五髻冠,身穿短袖天衣,帛帶飄拂,雙手持蓮花於胸前作說法印,結跏趺坐於蓮座上。

上界繪有"釋迦牟尼佛"、大鵬鳥和蒼龍。下界繪有寶物、高山和異獸。"文殊菩薩"的形象有多種,諸如:白身文殊菩薩、黃身文殊菩薩紅身文殊菩薩黑身文殊菩薩紅黃四臂文殊菩薩等。

在漢傳佛教中,"文殊菩薩"的形象是堅毅、威德的慈悲相。在密教中,"文殊菩薩"一般是騎著綠鬃的白獅,右手高舉利劍,頭上有五個髮譬,寶劍表示智慧之劍,能斷一切眾生煩惱,獅子表示智慧的威猛,五個髮譬則象徵著"大日如來"的五種智慧。

上中央"釋迦牟尼佛"雙目微睜,面相祥和,身穿袒右黃色袈裟,左手托缽,右手施觸地印,跏趺坐於蓮台上。"釋迦牟尼佛"整個身體置於五彩背光的環繞中,頭光則呈現為綠色,光環外祥雲繚繞,引人遐想。

中心"文殊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是"釋迦牟尼佛"的脅侍菩薩之一,代表智慧、聰穎和實現。"文殊菩薩"的名字意為"妙吉祥""文殊""曼殊"是妙的意思;"師力""室利"是頭、德、吉祥的意思。"文殊菩薩"也許是除"觀世音菩薩"外最為普及的一位菩薩。"文殊菩薩"是八大菩薩之一,在日本是"大和十三佛"之一。


供養圖佛像    第三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往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