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先天河圖天圓地方八宮卦東西兩片陰陽順逆配卦表的看法:

先天河圖天圓八宮卦東西兩片陰陽順逆配卦乃是由:乾卦下一宮右行上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構成為:乾為天卦、澤天夬卦、火天大有卦、雷天大壯卦、風天小畜卦、水天需卦、山天大畜卦、地天泰卦。其他七宮卦亦同此右橫看其宮構成的八卦。

先天河圖地方八宮卦東西兩片陰陽順逆配卦乃是由:乾卦上一宮由上至下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構成為:乾為天卦、天澤履卦、天火同人卦、天雷無妄卦、天風姤卦、天水訟卦、天山遯卦、天地否卦。其他七宮卦亦同此由上至下向右看其宮構成的八卦。

邵伯溫曰:乾兌離震在天(圓)為陽、在地(方)為剛,在天(圓)則居東、南。在地(方)則居西、北。巽坎艮坤在天(圓)為陰、在地(方)為柔,在天則居西、北、在地則居東、南。陰陽相錯天文也(天圓卦),剛柔相交地理也(地方卦)

並能知將卦安於方隅之位,便知某卦安於某方,某山位上,其序詳列於下,以便排卦,及研讀之便,特依序排便,亦是卦中之綱目也,如下(此八宮卦序,應熟記。)



按此八宮卦序,實係圓圖中,每宮之位上,再加上,安於每卦宮之中,所安之各宮八卦,共安六十四卦,其卦圓圖之齊矣,再加上方圖之河數,一六七二,八三四九之數,故成九運矣,亦謂先天後天,以天運支配,並符卦之生旺,衰敗死殺之分,故先聖遺留,傳下口訣,及安運之法,有上下二訣,當應熟記,其法訣如下:

方圓闔闢陰陽與數理配合詳解:

夫方圓者乃是天圓卦數與地方卦數也。陰陽者乃是闔闢之謂也,而分陰陽,皆為順逆所屬者也,生生不息者,數理遞傳而動也,先後天之謂數者,以數推理也,故其先後天卦皆以數理代之。再分為:基本數(不易之數),地方數(交易之數),天圓數(變易之數)。俗稱方化圓者,此之謂也。茲將數理之詳解,列於圖七之外層,共成八組,以便推用也。

洛書後天八卦五行:乾兌金洛、艮坤土、坎水離火、震巽木。看(圖七)



地支配卦秘訣:亥子坎宮寅卯震、巳午離門申酉金。辰戌丑未當何配?辰在巽戌是乾,未納坤丑配艮,十二地支配卦真。

乾六白武曲(西北) 兌七赤破軍(西)屬金,艮八白左輔(東北)坤二黑巨門(西南)屬土、坎一白貪狼屬水(北)離九紫右弼屬火(南)、震三碧祿存(東)巽四綠文曲(東南)屬木。



漢代易學傳承,自漢武帝時期(公元前一四一年至公元前八十七年)中央集權日趨穩固,經濟好轉,漢武帝採用"儒門易"學家"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漢代就以儒家六經治學的模本,其中治《易經》者有其傳承體系。"董仲舒"《春秋繁露》一書中,將易學的天人合一思想會集成為儒家哲學體系,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雖然"京房易""周易"之主流,乃是"歸藏易"為主,"周易"為輔,現傳易之人有論:「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既作十翼,易道大明,稱"儒門易"。」"商瞿"以後傳授不絕,案儒"李傅雲""商瞿""木本"受易於"孔子",以授"魯橋""庇子庸""子庸"授江東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醜子家""子家"授東武孫"虞子乘""子乘"授齊"田何""莊"六世單傳,至及秦始王焚書坑儒,易書為卜筮之書,獨得不焚,故傳授者不絕。

初漢興起"田何"授東武"王同"及雒陽"周王孫",梁人"丁寬",齊"服生""項生"等五人,皆著易傳數篇。

一、東武"王同"授徒蓄川"楊何"字叔元、齊人即"墨成"、廣川"孟祖"、魯人"周霸"、莒人"衡胡"以及臨淄人"主父偃"等六人。

二、"楊何"字叔元授(前)"京房"(曾為太中大夫、齊郡太)及太史公"司馬談"於漢宣帝、昭帝時期。值得一提的是,太史公"司馬談"也曾經師從"楊何"《易經》。史書提到,這些人皆以嫻熟《易經》而至大官。

初漢時期"田何"授徒梁人"丁寬",其後"丁寬"又授"田王孫""田王孫"授三徒:一、"施犨"、二、"孟喜"、三、"梁丘賀"

一、"施犨""張禹""梁丘臨"(梁丘賀之子)"魯伯""張禹"授徒"彭宣""戴祟""梁丘臨""戴賓""劉昆""景鸞""魯伯""毛莫如""邴曼容"

二、"孟喜""焦延壽",壽授(後) "京房"者李君明等四人(西漢元帝時期)"京房"李君明授十人。

"孟喜"開始,由西漢宣帝至東漢時期,"象數易"的興起是"孔子""儒門易"後的一個轉變。直到"王弼""易註"問世,才告終止。

三、"梁丘賀""虞先"、成、鳳、歆、翻;"梁丘賀"授子"梁丘臨""梁丘臨"授御史大夫"王駿"(王吉之子)"五鹿充宗""王駿""范開""梁恭""呂羌""張興"(西漢元帝時期奸臣) "五鹿充宗"授士孫張、鄧彭祖、衡咸。

("梁丘賀"先授易於"京房",後授於"田王孫",其子"梁丘臨"先授易於"施犨",後授易於其父"梁丘賀") 。

以本考證為準,此前漢大略傳授之人也。"儒門易"歷時約一百五十年(公元前二百年至公元前五十年)

由於"孔子""儒門易"陳舊無創新,"孟喜"變起改革,經象數為說,"象數易"的興起是"孔子""儒門易"後的一個轉變。"焦延壽""京房"緊緊跟隨, "象數易"的陣營儼然可觀,"儒門易"於是成了強弩之末,"象數易"隨即興起。前有"孟喜"的摧堅攻說,推倒"儒門易",後有"焦延壽"的發揚光大,並收"京房"為弟子,於是開創出"象數易"的三百年盛世(公元前五十年至公元後二百四十年)

從整個易學史的轉變:

一、伏羲氏劃八卦創建易學開始,至文王為第一變。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甲子歲、黃帝元年。至公元前一零七零年、"神農氏"《連山易》"黃帝"《歸藏易》"坤卦"為首位 。"周文王"開創後天八卦系統,並為"易經"六十四卦配寫卦辭,為第一變,稱為"文王易" ,亦稱為"周易"

二、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公元前四九七年)"聿編三絕"《十翼》,對其精義進行發揮,稱為"儒門易"是第二變。四百五十年(公元前五百年至公元前五十年)

三、西漢宣帝"象數易"為第三變。三百年盛世(公元前五十年至公元後二百四十年)

其後漢則有馬融、荀爽,鄭玄,劉表,虞翻,陸積等及王輔嗣也。」"京房"易對後世影響極大,以致人們把這一流派稱之為今文易學"京氏學"

世紀前中華易學西漢《京氏易傳》京房李君明之介紹:

京房(生於公元前七十七年、西漢元鳳四年,至公元前三十八年),本姓李,字"君明",東郡頓邱(今河南省清豐西南即現濮陽市)人,以推算律歷而改為京氏,因善言陰陽災異占侯之術而聞名於世。京房是西漢今文易學"京氏學"的開創者。

漢代象數易學創始於"孟喜""焦延壽""京房"師從"焦延壽",深得"焦氏易學"真蹄,並建立了獨具特色的易學體系。公元前四十五年即初元四年丙子歲,"京房"時值三十三歲,其易學本領預測天災功力深厚屢舉屢中,使易學此一流派在當時聲名顯赫。西漢 "劉爽"於二十一歲、公元前四十九年十二月六日登基稱為元帝,元帝"劉爽"遇著知音"京房",便升遷到中央任職孝廉為郎,與君皇議論天象變異。翌年癸酉六月全國發生災疫饑荒,"京房"提出考功課吏法,這建議觸動了掌握大權中書令"石顯"與尚書令"五鹿充宗",構成將他們削權滅利,於是,"石顯"等奸臣黨羽外放"京房"為魏郡太守,伺機陷害。由於元帝愚昧昏庸,聽信奸臣讒言,又下令緝捕"京房"押回長安審訊,"京房"及其岳父"張博"受迫害致死,"京房"死時四十一歲。應了"焦延壽"之說:「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

"京房"之死有三個因素:一、對方術的執著與自信,強度推行考功課吏法。二、低估朝廷的高權奸臣勢力,沒有做好防備的策略。三、"京房"觸犯西漢元帝"劉爽"的權威。

京房其生平著作有:漢藝文誌京氏易凡三種八十九篇,隋經籍誌有京氏章句十卷,又有占侯十種七十三卷,唐藝文誌有京氏章句十卷,而占侯有者五種二十三卷,今章句亡矣,乃略見於僧一行及李鼎祚之書。今傳者曰京氏積算。易傳三卷。雜占條例一卷。共題易傳四卷。蓋有《孟氏京房》十一篇,《災異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京房段嘉》十二篇,《周易》十卷,《周易錯》八卷,《易妖占》二書,《京房易傳》《周易飛侯》九卷,《京房日占圖》一卷,《京氏釋五星災異傳》一卷,《風角要占》三卷,《五音相通法》一卷,《占夢書》三卷,等等……可惜大部份已失傳!

京房的著述甚為豐富,《漢書、藝文誌》《隋書、經籍誌》《舊唐書、經籍誌》《新唐書、經籍誌》均有記載,但大多湮沒失傳。

現存於世的是《京氏易傳》三卷:上卷、中卷以八卦分八宮說、以飛伏遊魂、歸魂為主,亦有納甲說、五行說、卦氣說和陰陽二氣消息、升降、世應、爻辰貴賤、納支。演變為占卜之術《火珠林》,與及風水術數架構、中醫醫學陰陽五行架構,為後人研究京氏易學的依據。


天文、地理易學參研資料    第八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往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