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當召,原名:"巴達嘎爾寺",蒙古語"五當"意為"柳樹", "召"為"廟宇"之意。藏語"巴達嘎爾",意為"白蓮花"。
緣起,於清朝康熙年間(公元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清朝在康熙年間,和蒙古準噶爾部發生了戰爭。康熙皇帝為了征討他的對手噶爾丹,親自出馬,路經"阿林寺"駐蹕。那時他在軍中忽然聽到法鈴的聲響,就問這鈴聲是從何而來,有人說,這是"甘珠爾瓦喇嘛"誦經的鈴聲。
這一位 "甘珠爾瓦、噶卜楚" 十三世,也就是後來以"甘珠爾瓦、呼圖克圖"為稱的一系的「呼必勒罕」(轉世)的第一世,聲譽甚隆。其原因並非由於他是以往大德們的轉世,而是因他道行極高,經學淵博。於是康熙皇帝就傳見這位十三世"甘珠爾瓦、噶布楚"。兩人的談話,使康熙皇帝非常喜歡,就降諭把附近的土地都賜給了"阿林寺"院仍為布施。公元一六九七年丁丑歲、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凱旋。("阿林寺"離青城,後改稱歸化城和歸綏市,有百餘華里。)
清朝康熙皇帝賜這一位"甘珠爾瓦、噶布楚"十三世,晉升為"甘珠爾瓦、諾們汗", 由禮部頒發的印信上的文字是:「澄仁禪師、甘珠爾瓦、諾們汗」,意為「興教善知識聰明靈感法王」。從這時起他就成為後來的"甘珠爾瓦、呼圖克圖"一系的第一位「呼必勒罕」(轉世)。也就是後來以"甘珠爾瓦、呼圖克圖"為稱的一系的「呼必勒罕」(轉世)的第一世。康熙皇帝把他自己的一個寶座贈給"甘珠爾瓦、諾們汗"。
在康熙皇帝征伐準噶爾回師之後,他就降諭把甘珠爾經(大藏)由藏文轉譯蒙文,同時命我的先世-一世"甘珠爾瓦"擔任這項煩重的工作,又命"章嘉、呼圖克圖"擔任總監而董其事。這位"章嘉大師"是以經學者著稱的,他個人的本名是"阿旺、羅卜桑、卻丹"。其實這部大藏經已在蒙古未世君主林丹可汗(公元一六○四至公元一六三四)之時著手蒙譯,且已大部完成。這次所謂的翻譯,不過是整理校對和補譯未完成的部分而已。可是鏤版、印刷、分發各寺院,都是在康熙年間。當然這一項有助於佛法宏揚的重要貢獻,也不能不歸功於那位"章嘉大師"的督導。
在這番整理和補譯工作上,不是沒有困難的。其中最嚴重的一個問題是,梵文、藏語的若干佛經用語,在蒙文中尚無標準的譯文,縱有也難免互不一致,反造成混亂。所以在這兩位大師的領導之下,這一組主持翻譯而精通梵文、藏文、蒙文和佛學的喇嘛們,先作出一部稱為Kabju-yin dayigh的藏蒙字典,然後再依照這部字典,把蒙譯的經文統一起來。這件工作不僅對大藏經的翻譯有所貢獻,而且對於以後其他的譯經工作,也大有裨益。
在蒙譯大藏經的過程,最艱巨的工作是對時輪金剛部的翻譯或整理。因為這是密宗佛教極主要的部分,譯者為慎重起見,意見反難一致。最後還是我的先世請求皇帝允准由他自己和他自己的弟子們來擔當這一個部門。如此才把藏文大藏經(甘珠爾經)的蒙譯完成。
在幫助我那位前世翻譯秘密部門的弟子之中,最傑出的一位是出身於"鄂爾第寺"後來又去藏上學經的一位喇嘛。康熙皇帝特頒賜他"定濶爾、班第達"。前已言及「定濶爾」一字就是「時輪金剛」之意,「班第達」是「通曉五識之學者」的意思。這樣的稱謂是由他翻譯時輪金剛密法部門的功績而來的。當他接受這個稱謂的時候,他曾謙遜的說:「這一部翻譯的功績,應該歸於我的老師"甘珠爾瓦",而不是屬於我的。」從此以他為第一世的"定濶爾、班第達",就一直延續下來。
在兩百餘年以來,我的先世,一直主持一座名剎"巴達噶爾大寺"。一般漢語的名字是"五當召"。它坐落在烏蘭察布盟與土默特旗交界處,大青山脈西端五當谷裡,離包頭市不太遠的地方。這裡大寺以經學深邃、戒律嚴格而著稱的。因不斷有西藏僧侶前來,他們咸稱此寺為Badghar choilung,字義是「正教在白蓮華裡」。
清朝乾隆皇帝、乾隆十四年(公元一七四九年)建成,所頒賜的匾額是"廣覺寺"。因此它正式的蒙古名字是Aghu yeke onoltu süme,蒙文是Jachindogdanling。可是它仍是以俗稱"巴達噶爾寺"或"五當召"聞名的。
這所大寺有兩位轉世的主持,一位是"甘珠爾瓦、格根",另一位是"定濶爾、格根"。當然他們代代對於"五當召"的發展都有貢獻。
這所大寺的源流是這樣:一世"定濶爾、班第達"在現在的"五當召"附近,發現了有一位在山窟中禪修的喇嘛。這種隱居禪修者,蒙古語叫作「達彥齊」喇嘛。同時又看到另一位大德喇嘛。於是這位"定濶爾、班第達"就和那兩位喇嘛商議在這裡創建一所僧院。三人同意,但經營無着。正好這時有一位名叫"總豁爾、諾顏"的蒙古貴人經過這裡,前往北京朝覲。我想他可能是烏蘭察布盟烏拉特三旗的一位王爺。這三個喇嘛就先趨請他佈施,立即得到他的慨允。他們首先創建的是"時輪金剛學院"。
在此寺創建之前,前已提及,我的第一世轉世已經在"阿林寺",建立了"金剛時輪本堂"。這座本堂也得到了朝廷的承諾和佈施,可是不久就毀於火,全體僧眾非常悲淒,我的先世就安慰他們說:「這座經堂雖然燒了,可是它會在另一個地方重建起來。」現在他的預言實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