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一日,朝圣的第六日,上午九时三十分至下午五时三十分,我们朝拜"静闻墓塔"以及在"悉檀寺"举行简单的洒淨仪轨。
今天上午的活动是步行寻找佛僧的舍利塔朝拜活动,故挑选一部份男学员进行,我们沿着大路向东行,一路向两旁寻找,一直追寻数里路的尽头,无功而还。中午十一时三十分,大概到达酒店之前,我们看见仍然蓝色的天空上,有月亮出来,及看见一道美丽的彩虹。在日月互相拱照下,再加上一道美丽的彩虹,令我们一众人等感恩佛菩萨的加持,更感觉得到佛菩萨照耀着,令我们今次的朝拜及参学,得益良多。用完午膳,十二时我们沿着大路向东行继续寻找,由于我们虔诚有信心,很快便找到路旁一碑"静闻墓塔",众学员十分欢喜雀跃,沿着崎岖的小斜路,互相扶持,一步步向下走,落在一山坳中,不远便见到树林中有一陈旧的舍利塔,及周围用石砌的拜场、香炉、墓志,在这寂寞的山峦之中,显得庄严而平静,我们从墓志中得知,
此墓乃是明末崇祯九年丙子(公元一六三六年丙子岁)南京 "迎福寺"的"静闻和尚",发心用指血抄写的《法华经》,本年九月不远万里恭送上鸡足山悉檀寺,半途因匪伤及病不治而圆寂,同行还有徐霞客。我们对"静闻和尚"献身于佛道的精神,深感敬佩,怀着恭敬心,下午一时二十分,我们奉上清香及生果,献上白、黄色哈达,以表达我们清淨、
洁白的身、口、意,持唸三字总持咒及尊圣普隆咒语。仪式简单、庄严而隆重,咒语发音昂扬,在幽静的山谷中迥响。讚叹其行菩萨道,献身于佛道的精神。(以下乃是有关资料以供参学)
三百多年前明代的徐霞客(公元一五八七丁亥年至公元一六四一辛巳年)为例。明末崇祯九年丙子(公元一六三六年丙子岁)农曆九月他从江苏江阴老家「大笑出门」,带着顾姓僕人出发,至南京伙同迎福寺的静闻和尚,欲共同前往云南佛教胜地鸡足山朝拜,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慢脚远行」。
三人隔年二月行至湖南湘江渡口,突遇土匪抢劫,财物尽失,静闻和尚为保护用指血抄写的《法华经》和掩护徐霞客而为盗匪所伤。待行至广西南宁崇善寺,静闻和尚终究伤痛不治,于公元一六三七年丁丑岁农曆九月二十四日圆寂。临终前嘱託徐霞客将其遗骨和血写的《法华经》携往鸡足山。徐霞客长途奔波,经历千艰万苦,经由贵州,
于公元一六三八年戊寅岁农曆十一月二十二日才到达鸡足山,从出发起算,走了两年多,其精神令人钦佩。
徐霞客于寒风中将背负了一年多的"静闻和尚"遗骨,亲手埋葬在文笔峰下(在东方左青龙山峰的文昌位"尊胜塔"之山峦下),"静闻和尚"用指血抄写的《法华经》也供奉于"悉檀寺"的藏经楼(今寺已不存)。对徐霞客此种千里携骨骸的侠义精神,"悉檀寺"裡的佛僧大为感动,
便为"静闻和尚" 建舍利塔、立碑为记念,还于墓上铭刻:「孰驱之来,迁此皮囊,孰负之去,霞客侠肠,志葬名山,骨且不死,千古传之,佳话臻此。」此仁者的侠义美德,不需宣扬,已令人深心震撼,问历代世间有何许人也!此后徐霞客续留西南,对山川景致地貌进行考察、详实记录,写下他游记中最精彩的一段。即使因染瘴气患了足疾,仍应丽江土司"木增"之请,修写《鸡足山志》,但因足患不癒,土司派人以滑竿送其归乡,历半年方抵家,再半年即去世。
总计他近四年的西南行,路上来回就走了快三年,真的是经历千艰万苦。(以下是徐霞客"哭静闻禅僧"诗六首碑文再译)
静上人与子矢,志名山,来朝鸡足,万里至此,一病不痊,寄榻南宁"祟善寺", 分袂未几,逐成永诀,死生之痛,情见乎词:
哭静闻禅僧 六首 有引 徐霞客
晓共云关暮共龛,梵音灯影对偏安。禅销白骨空馀梦,瘦比黄花不耐寒。
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故乡衹道登高少,魂断天涯只独看。
崎岖千水复千山,戒染清流忍垢颜。鱼腹卧舟宁众謪,龙华寄榻转孤潜。
可怜濒死人先别,未必浮生我独还。含泪痛君仍自痛,存亡分影不分关。
客里仍离病里人,别时还忆昔时身。死生忽地分今日,聚散经年共此晨。
发足已拚随壑转,到头空呼过河频。半生瓢饮千山屐,断送枯骸瘴海滨。
同向西南浪泊间,忍看仙侣堕飞鸢。不毛尚与名山隔,裹革难随故国旋。
黄菊泪分千里道,白茅魂断五花烟。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
鹤影萍踪总莫凭,淳生谁为证三生。护经白刃身俱赘,守律清流唾不轻。
一篑难将馀骨补,半途空託寸心盟。别时已恐无时见,一度临行未肯行。
一番魔障一番憨,梦寐名山亦是贪。井不及泉无论九,河难复渡尚呼三。
疲津此子心惟佛,移谷愚公骨作男。幻聚幻离俱幻相,好将生死梦同参。
录自徐霞客游记 养元居士杨鸿康书刊
下午一时三十分,在此山坳中,沿着小路向下步行,路面渐平,在东南方现出一圆形天坛,酷似北京紫禁城的天坛,四围种植花草树林,欣欣向荣,在这幽静的山谷中,又是一处天外桃园,人间仙景,在天坛裡传出一阵阵的佛号音乐,"喃呒阿弥陀佛"飘扬在空间,我们走近天坛大门,门上横额"灵山宝塔",再往内一看,原来是供奉先人骨灰的场所,价钱不非,以我们之前所见鸡足山其他寺庙,均没有这种场所,只此一家,可见现代佛教进入旧佛界产生的巨大变化。
经向所在的台湾比丘尼了解,此坛乃属佛塔寺。台湾佛教"道兴"法师(比丘尼)在此训练数十位比丘尼,严守教戒,早、午、晚课准时,白天劳作磨练心志,晚上学经说法。以此梵行,训练佛教人才。对鸡足山附近产生很大的影响。台湾佛教"道兴"法师(比丘尼)此等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令人钦佩。欲与"虚云和尚"相比,更令人叹为观止。
下午三时,我们欲寻找小路返回,据了解再向下走,有高的斜坡之下的路,左落去到"灵山一会"之大门,右上行是空心树和鸡足山宾馆,考虑到斜坡难落,只好向山上原路回到大路面,我们见到"正觉精舍"便入去参拜,裡面简洁乾淨,园地种植许多泥地小青莲花,大堂紧锁,人去堂空,庭中空地有一站立的"白衣观世音菩萨"像,参观完毕,
我们便出到路对面,见到一地主小庙,随缘供奉,烧香、糖果。之后,有一学员见到路旁下面的山岰,有一大一小的山牛,并见到崩坏的屋宇土牆遗址,于是我们走到"五华庵"及"祝圣寺"之间的路口,走入左手的小山丘古树林裡,裡面流水潺潺,再向前行,是一片残旧的屋宇土牆遗址,有一石碑"悉檀寺",屋基全是坐北向南,左砂手青龙文笔峰,中间是"尊圣塔",左前山峰绿树苍悠,山脚之下乃是一浅潭。
右砂手白虎山层层过堂,右下乃是"鸡足山宾馆",由以前资料相片推测,可以想像,右下的"鸡足山宾馆"水至屋顶,以前的水深无底的大"龙潭",前面的山坝已被掘平,现在的大"龙潭"变成浅水池。此地的风水另有玄机。
下午五时,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意,在此举行简单的洒淨仪轨,我们以清淨的身、口、意,持唸三字总持咒及尊圣普隆咒语。洒淨仪式、庄严而隆重,咒语发音昂扬,在幽静的山谷中迥响。
再向东入即见一小庙,乃是"龙王庙",此"龙王庙"不可凡俗,是以斋品供奉。
下午五时三十分,我们上香并供糖果,供及旁边的地主。即此圆满吉祥结束。
悉檀寺资料简介:
"悉檀寺"在满月山下, 大龙潭上,背靠石鼓峰。明朝万曆丁巳(公元一六一七年丁巳岁),丽江土知府"木增"为母亲求寿,向朝廷奏准在鸡足山建寺,捐银数万两,延请高僧"释禅"住持创修,并在寺的大门内建万寿殿,表示祝国诚心。明朝天启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甲子岁),命僧人入京请藏,天启皇帝御赐藏经,题寺名为"祝国悉檀寺".
"悉檀"是来自《愣严经》之愣严心咒:"唵、悉檀哆、鉢哒囉" 。"悉檀"是梵语,义译为"成就"或"遍施众生"或"遍施众生","鉢哒囉"乃是"佛陀的加持"。缘起此"愣严咒"乃释迦牟尼佛缘于阿难尊者被魔女所用咒困,如来佛顶延生出之法咒,特使文殊师利菩萨,持此咒破魔女所用的咒,救出阿难尊者,此咒可破邪魔咒语,保护禅行正道,及至佛庙整体。
"悉檀寺"又于三门内建圣旨坊,明朝崇祯己巳(公元一六二九年己巳岁),在大殿右方建"法云阁"是贮藏经书。明朝崇祯辛未(公元一六三一年辛未岁),"木增"子"木懿"对寺院重加修理,朱漆殿堂梁柱门窗,粉刷内外牆垣,宏伟壮丽,为一山之冠。明朝崇祯辛巳(公元一六四一年辛巳岁),僧"道源"往朝南海普陀山,又请回嘉兴藏一部。
清朝康熙丁卯(公元一六八七年丁卯岁) ,丽江土知府"木鑫"重建寺院门阁。此后,丽江木府经常派人来瞭解寺中情况,发现有损坏就捐资修理。自建寺后三百多年,中间未曾有重大损坏。清朝中叶,发生火灾,仅毁去厨房,寺院主要建筑仍然完整。古人游记中曾有"给殿十妨,丹楼五楹", "游者若置身琼楼云阁中",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游山文人学者。明朝崇祯戊寅(公元一六三八年戊寅岁),地理学家徐霞客上鸡山,在"悉檀寺"住了一月多,
还在寺中砖砌热水浴池沐浴。次年徐霞客再上鸡山,又住了数月,并写出第一部《鸡足山志》 ,在鸡山上写下了许多日记、诗、文。民国元年(公元一九一二年壬子岁),云南着名学者赵藩、李根源上山,住悉檀寺十馀日,搜集佚文,编纂《鸡足山志补》 四卷,还留下不少诗、文、书法。公元一九四二年壬午岁春季,名画家"徐悲鸿"上鸡山,也住"悉檀寺",留下多幅不朽的名画、书法,写下了不少诗。
可惜在公元一九六六年丙午,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夺权运动,号召红卫兵打烂旧世界"破四旧、立四新"在这红色恐怖之中,把"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全国的文化遗产、寺庙全部烧毁。鸡足山所有的寺院、庙宇亦付之一炬,"悉檀寺"首当其中,也难免遭受灭顶之灾。正如释迦牟尼佛所预言,
三千年之佛教未世劫难,遭受魔王的魔子、魔孙的冲击、破坏、毁灭,佛法盪然无存,虽然现在的无神论者大兴土木,重建寺庙,再建风景名刹,旅行景点,收取金钱利益,剃头着海青,装模作样,似僧而非僧也。
憨憨呆呆老冻脓,颠颠倒倒可怜生,走遍天涯寻知己,未识若个是知音,
挑雪填井无休歇,龟毛作柱兴丛林,耗费施主钱和米,空劳一生徒苦辛,
幻游比丘 虚云自题
离开"悉檀寺"已经差不多六时,我们沿路回林洪酒店,会合其他学员及信众,一齐在酒店享用晚餐。晚膳后,我们总结这次"释法三千年朝圣之旅"的经验,大家都认为释迦牟尼佛三千年(正法时期一千年、像法时期一千年、末法时期一千年),现己过三千年,在这未法劫数未期,正法渐兴所遇到的三灾八难,五浊恶世,人心虚幻,无神论者及邪魔外道的干扰,正如佛陀所预言:食我饭、着我衣、毁我法。的魔子魔孙。
现今,而跨入弥勒菩萨的世纪,正法渐兴,弥勒菩萨的教化,精要简洁而普及众生,于是我们更加坚定菩提心,坚守正教戒,荷担菩提业,师云:"修证心光是出家,否则露相慎戒行,若然荷担菩提业,如是捨俗是修行。"
二月十二日,朝圣的第七日,一大清早上我们"尊圣普隆佛阁"的佛弟子及信众一行十七人,乘坐旅游车前往云南大理机场,早上十一时从我们乘搭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从大理起飞往广州新机场。
这次的释法三千年朝圣之旅,我们感恩佛菩萨、大迦叶尊者、祖师、及金刚上师的加持,天龙八部护法、五方龙神、地神,尤其"虚云和尚"禅行金刚密迹,更令我们后学作为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