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古代对星空的分析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天文起源很早。殷商时代,据甲骨文记载,已经有了日食、月食的记录,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 ─ 阴阳历春秋战国时期,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是古人对星空的分析。

先说三垣,《史记-天官书》将地球上看到的北极一片天空划分为紫薇、太微、天市,这就是「三垣」紫薇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

其次说四象。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的直射点南北回归线内移动的轨道,称为黄道。这是地球上最美妙的处所,因此又被古人视为「黄道吉日」。古人又将黄道附近的星空分出东、南、西、北四方,并分别用相应的吉祥灵兽代表,即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这就是「四象」(即表示星的形象)

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西四个方位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

东方青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西方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北方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

我国古代主要用它纪日并标定日月五星位置,但也有时用它纪年纪月纪时。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太阳和月亮运动的方向相同。

在中国古代的二十八星宿,就现代国际通用的88星象来说,可以做以下的划分:

东方七宿(左青龙):人马座、天蝎座、天秤座。

北方七宿(后玄武):人马座、摩揭座、宝瓶座、双鱼座。

西方七宿(右白虎):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

南方七宿(前朱雀):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

正因为二十八星宿可以代表天体运行,而且一宿代表一日,二十八宿代表二十八天,同时,古人认为二十八天都会有一个神明轮值。以现在的一周七天来表示,二十八星宿及代表四周。

在印度、波斯、阿拉伯人古代也有类似中国二十八宿的说法。

古人把紫微星当做帝星,民间常传说某某人是紫微星下凡,也即是说某某人带有帝王之相。紫薇星就是北极星它位于上天的最中间,位置最高,也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古人认为北极星(也叫做北辰)是永久不动的星,北斗七星围绕着它四季旋转,紫薇星犹如帝皇一般,故也成为紫薇大帝。

北斗七星是由大熊座的七颗明亮的恒星组成。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因为这七颗星较易被观星者辨认出来,所以成为一个明显且重要的星群。

北斗七星之名始见于汉代纬书《春秋运斗枢》:「第一天枢,第二天璇,第三天机,第四天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瑶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标,合而为斗。」北斗七星的中国星名由斗口至斗杓联机顺序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颗称「斗魁」,有称「璇玑」;后三颗称「斗杓」。现代星名则命名为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大熊座η。通过斗口的两颗星联机,朝斗口方向延长5倍可以找到北极星,这两颗也称作「指极星」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北斗七星,《甘石星经》「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皇帝坐着北斗七星视察四方,定四时,分寒暑。把北斗星斗柄方向的变化作为判断季节的标志之一。古籍《鹖冠子》记载:「斗杓东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古代视北极星为皇帝的象征,而北斗则是皇帝出巡天下所驾的御辇,一年由春开始,而此时北斗在东,所以上帝从东方开始巡视。

北斗七星的斗杓指向寅位为正月,卯位为二月,辰位为三月,天下皆春;斗杓指向巳位为四月、午位为五月、未位为六月;斗杓指向申位为七月、酉位为八月、戌位为九月;斗杓指向亥位为十月、子位为十一月、丑位为十二月。

九天玄女传斗首,古人以北斗七星配天干合五气元辰,配于二十四山双生五行,得出五星元辰、武财、廉贞、破军、贪狼,及二十八星宿为阴基阳宅选择年、月、日、时的依据。

二十八星宿详解:诗云:

二十八宿为枢机,照应星斗逐步移。天星斗柄为七政,行宫緾度合四余。四星乘七二十八,速率緾次曜经纬。

七政四余少人知,识者智圣泄天机。君道臣经五星并,弧会朔望晦空虚。四君五行含真意,升殿入垣古今推。

司撑权衡明宿性,抵触化易吉凶持。天星为体分动静,趋吉避凶是真机。

二十八宿分为:四位太阳星宿,四位太阴星宿,四位火星禽曜,四位水星禽曜,四位木星禽曜,四位金星禽曜,四位土星禽曜,一共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位禽曜。

星期日是太阳星、星期一是太阴星星期二是火星、星期三是水星、星期四是木星、星期五是金星、星期六是土星以七星切割某星座,即是受算者的命造特质,或消山纳水,用于拨沙,择日的选择,称为元辰斗首。

公元前六五三七年甲子岁,交"午会""天风姤"卦管的第二卦"火天大有"卦公元前四三七六年癸亥岁,有二千一百六十年。

公元前四三七七年甲子岁,交"午会""天风姤"卦管的第三卦"泽天夬"卦,至公元前二二一六年癸亥岁,有二千一百六十年。

三皇五龙氏始入"午会"(三皇:一、太昊伏羲氏、二、娲皇女希氏、三、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五帝帝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太昊伏义氏称之为"百皇先""三皇之首" "三皇五帝之首",是中华民族风姓的人文始祖,东夷是龙的国度。

《帝系谱》《帝系姓》载:包羲字伏羲,号"黄熊谥"太昊少典,生炎帝、黄帝

《元和姓纂》典氏载:太昊伏羲氏少典氏《国语》载:少典炎帝、黄帝《史记》载黄帝少典之子。

包羲太昊伏羲氏是中华民族人文太始祖,三皇五帝之首,建立了中华民族皇帝禅让制度,圣明者管治之国,当时太昊伏羲氏定都在现今的河南淮阳陈城。

《简易道德经》记载:"世物,唯日光明,世人,唯羲磊落。齐奉羲如天上之日,始之号昊。"说明伏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但英明而磊落。如同天上之日,大家敬仰他尊称他为"太昊"

又说明了太昊伏羲是一个人。太昊伏羲就是太昊伏羲氏的开端。因此,我们中华大地上就有了我们太昊伏羲氏家族,是龙的传人。

黄甫谧记载:"太昊帝包羲氏,风姓之祖也"。

唐代称太昊伏羲氏司马贞记载"太皋伏羲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北宋称太昊伏羲氏苏辙记载"太昊伏羲氏,风姓。观天地之象,鸟兽之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画八卦"

太昊伏义氏发现龙马负图于孟河,数九篇:天一生水地六成(北)天三生木地八成(东)天七生火地二成(南),天九生金地四成(西),天心正极生五数合地十道成(中宫)。因而画先天八卦。

女娲氏另称娲皇,俗称女娲娘娘,三皇之一。为中华民族南蛮女希氏族首领。根据东汉文献记载,女娲伏羲的妹妹,人首蛇身(龙身),搏土造人、炼石补天、杀黑龙济冀州、断巨鳌立四极、积芦灰止淫水、发明笙簧。以及创设婚姻天穹如伞。根据《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由太昊伏羲氏女娲氏止,共有六千年的时间。

中国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侯村有女娲的长眠之地"娲皇陵"和数千年来,一直享受,历朝历代,皇帝尊奉、祭祀的国家级神庙"娲皇庙"另山西各地,均见有女娲信仰的文化。其他的功绩包括发明笙簧和规矩,以及创设婚姻。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

炎帝神农氏时代,与黄帝轩辕氏同为三皇之一。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赤帝)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神农尝百草,他身体透明,亲试尝百草的功能,发展用草药治病,开始中华医药学术的研究;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神农"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牦帝哀帝克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黄帝共同尊奉为"华厦"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华厦" 炎黄子孙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公元前二六九七年甲子岁、黄帝元年,是交"午会""天风姤"卦第三值卦"泽天夬"之内(由公元前二六九七年甲子岁开始第一个甲子六十年周期计时至公元前二二一六年癸亥岁为八个甲子,有七皇帝:一、炎帝神农氏、二、黄帝轩辕氏、三、少昊金天氏、四、颛顼高阳氏、五、帝喾高辛氏、六、帝尧陶唐氏、七、帝舜有虞氏,共有四百八十年)

炎帝神农氏时代,与黄帝轩辕氏同为三皇之一。黄帝轩辕氏、姓"公孙"以土德为帝,故称黄帝。设青云、缙云、白云、黑云、黄云五官,命大臣创立甲子、发明算数、制定历法、造字,并记录人体五行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此书相传是黄帝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医家类。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史皇氏"《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其圣诞日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

《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是洛书的发现者之一,曾经于洛汭之水发现洛书。

"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干凿度云:「昔燧人氏仰观斗极,以定方名,庖牺因之而画八卦。黄帝受命,使大挠作甲子,容成次历数,五行,九宫之说,创立华夏历数,自此而兴。」考其原,司马贞记载:"太皋伏羲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是起于太古先圣"燧人氏"仰观极星北斗天体运转,而定八方之名,伏羲氏因之而创八卦,为探讨宇宙真理之符号。苏辙记载:"太昊伏羲氏,风姓。观天地之象,鸟兽之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画八卦"黄帝受命于伏羲氏,使命"大挠"作十天干、十二地支、阴阳五行配成六十甲子,结合九宫、五行紫白九星、顺逆飞泊之数,创立华夏历数,自此而兴。大戴礼明堂篇云:「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乃是五行九星顺逆飞泊九宫之数。

黄帝蚩尤于涿鹿梦天神授符而命风后演就奇门遁甲创立"指南车"所由此始也。

黄帝轩辕氏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发明养蚕取丝,人称"先蚕"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育有二十五子女,其中十四子获赐姓十二个: 姬、酋、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黄帝轩辕氏在位一百零二年。炎帝黄帝均为太昊伏羲氏之子,同一时代,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故应该认为炎帝黄帝,共为三皇之一。


元旦盘元会运世统领河洛三元九宫紫白星运六十甲子上下世论述    第三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往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