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四十六象 己酉 巽上坎下 风水涣卦离卦五世爻变"风水涣"卦)
谶曰
黯黯阴霾、杀不用刀、
万人不死、一人难逃。
颂曰
有一军人身带弓,只言我是白头翕,
东边门里伏金剑,勇士后门入帝宫。

圣叹之曰:

此象乃君王也。昏庸无能,将国度弄成阴霾,群阴臣摄取民服,民不聊生之时,一勇士仗义出之,为万民请命,挻身而出,此一人身上带弓者 字"夷"也。唯言伊是白头翁,愿牺牲一己,拯救全民,(君王)一人却难逃。

谶曰解释:

黯黯阴霾:国家宪法法律制度彰法不显,君王昏庸无能,用阴谋黯算欺骗全世界。

杀不用刀:君王昏庸无能,人人得以诛之。故用的手段下毒、枪杀、弓箭等手段。

万人不死:这是并非大规模的杀戮,不涉及众多人的行动。

一人难逃:故此只针对昏庸无能的君王。
颂曰解释:

有一军人身带弓(一人弓为"夷"字)只言我是白头翕(白头发的睿智老人)

东边门里伏金剑(京城东门埋伏军队)勇士后门入帝宫(特种部队由紫禁城后宫入)。

简释:圣叹曰此象疑君王昏瞶一勇士仗义兴兵为民请命故曰万人不死一人难逃。

第四十六象己酉、坎下巽上、风水涣卦:

风水涣卦: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象辞》曰"王假之",故曰:(假的王)

上互卦艮,艮为宗庙,故曰"有庙"。 庙者,神仙、鬼灵之所在也。

《中庸》言"神鬼之德,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阴鬼王之德布满宫殿),涣之至盛者也。

下互卦震,为天帝之长子"帝出乎震", 震为足,有涉之象,故曰"利涉大川"

(习近平乃是天帝之长子"帝出乎震",故曰:王假之有庙)

风水涣卦:上卦巽为利下卦坎为习、为大川。故曰:习近平"利涉大川"

大川者众流之所归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涣之显著者也。于假庙见扬诩之盛,于涉川得利济之宏。然涣虽主解散,形象则发扬于外,而精神贵凝聚于中,故曰"利贞"

(公元二零二零年庚子岁、六月至七月,长江上、中、下游大洪灾)

《象传》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以此卦拟国家,国家之于人民,欲其聚不欲其涣散也,国家之于财用,宜其聚复宜其涣也,而独至于险难,则务取其财涣焉。险不涣财则危无以济,难不涣则乱无以消。王者秉刚中之德,处至尊之位,欲以解天下之纷乱,散天下之郁结,挽回国运之困厄,使斯民咸得其欢悦,此涣卦之所以次于兑卦之悦也。

《大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亨于帝立庙。

涣卦初六爻:用拯,马壮吉。《象传》曰:初六之吉,顺也。(运多险难,幸而遇救,危而反吉。)

涣卦九二爻:涣奔其机,悔亡。《象传》曰:"涣奔其机",得愿也。(运途顺适,得如所愿,灾悔俱亡。)

涣卦六三爻:"涣其躬",无悔。《象传》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六三爻处坎水之极,是运当坎险之时,忘身赴难,得以出险,可免悔也。)

涣卦六四爻: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象传》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涣散其群体,元吉。涣散的群体到山丘上,诸侯分立,复成基业,正大运亨通之时。)

涣卦九五爻: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象传》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运位得正,语默动静,百事皆吉。)

五爻为尊位,《象》所称"王假",五当之。有刚中之德,以天下之险为己险,欲涣散天下之险,以发此"大号"也。"涣汗"者,天上之困苦,得仁政而解。三至五爻互体艮卦,艮为居,先天为震卦,曰:"帝出乎震""王居""无咎",即"履帝位而不疚"之意。盖以九五为正位,王者居之,得以号令天下,以一亿兆之心,而济万民之险,皆由君德与君位正当之功也。

涣卦上九爻:涣其血去逖出,无咎。《象传》曰:"涣其血",远害也。

(涣去污血,得以新生命,远离危厄之害,灾去福来,运途通达。)

风水涣卦互卦山雷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象传》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第四十七象 庚戍 干上坎下 天水讼卦离卦游魂爻变"天水讼"卦)
谶曰
偃武修文、紫微星明、
匹夫有责、一言为评。
颂曰
无王无帝定干坤、来自田间第一人、
好把旧书多读到、义言一出见英明。

圣叹之曰:

此象乃主有一贤君之下十豪杰来归之兆,则是令也偃武修文之时,不再动干戈。爰此,紫微星明,十士杰,在辅弼皇上皆以国为巳任。如国之不治也,视为责之所在。殿之言之,义言一出见英明矣。

谶曰解释:(离卦游魂爻变"天水讼"卦,京氏易传云:"精粹气纯是为游魂为阴极剥尽,道不复本位为鬼易。"是隐藏著的秘密)

偃武修文、紫微星明、匹夫有责、一言为评。

辛天干紫气。地支亥宫、紫气。九星、九紫火星、二十八宿紫曜、辰宫:角木蛟。寅宫箕水豹。丑宫:斗木獬。亥宫:壁水貐。以上紫微星,临降地支宫升殿,紫曜临支辰宫,"公元一九八一年辛酉""公元一九七一年辛亥"、"公元一九六一年辛丑"乃是征兆,朝代变更,圣主临天下。紫微星明乃是公元一九一一年辛亥金猪、辛亥革命、兵荒马乱;公元一九七一年辛亥金猪、中国文化大革命、武斗、血流成河。公元一九九六年丙子岁赤鼠,是先天卦交八运震卦(卦曰:帝出乎震。)至公元二零一一年辛卯岁白兔、天干辛为紫气东来照临中华大地,各界人心所向真命主。圣君乃是偃武修文、紫微星明,为正教道义视为匹夫有责、一言为评

颂曰解释:

无王无帝定干坤、来自田间第一人、好把旧书多读到、义言一出见英明。

公元一九一一年辛亥岁金猪辛亥革命、兵荒马乱,至公元二零一一年辛卯岁白兔,共一百年以来,中国没有皇帝的政权,在这段时间出了一位来自田间的圣人。这位圣人好把易学古文化的旧书多读到,能融会贯通,正知正见,义言一出见英明

第四十七象庚戌、干上坎下、天水讼卦

天水讼卦:坎之卦本出于干,如干分邑,故曰:三百。"讼"字以"言","公"。《说文》曰:"争也。" 《六书通》曰:"争曲直于官有司也。"盖坎为言,为平;干为妁,为决,为争,为直,故取干刚坎阴之义,名此卦曰讼也。讼卦:有孚室,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彖传》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室,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大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天干也,干为刚武;水坎也,坎为寇盗,故主讼事,亦主军事,两军相连,以致相战,而其所以相连者,则在未战之始,故曰"君子作事谋始",即孔子慎战之旨也。

互卦为风火家人卦,国运兴亡,基于家政,此家人所以继明夷也。家人卦:利女贞。《彖传》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全卦六爻,下三爻为齐家之事,教家之始也,上三爻为家齐之事,教家之终也。始则立共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可知家国之本,即在此一身而己。

通观此卦,《说卦》曰:"帝出乎震,万物齐乎巽,相见乎离。"齐者:即齐家治国,巽者东南方位,两己共齐。见者:即可推而见之国家,离者南方为日月丽天,光明之象。

卦爻巽长女居上四爻,得从五爻圣君,离女居下,得从三爻阳君,夫制而妇从,所谓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内明而外顺。恩惠行,爱憎公,而后家国可齐而天下可定也。

《大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故君子取象于风火,以为言行。物事也。恒,常者也。火附物而生光,"言有物"而可则;风得恒而不易,"行有恒"而化成。言行君子之枢机,风火乃天地之嘘气,发迩见远,其道相同。教化自言行出,言行又必自诚心出。诚则足以化人,不诚则自适以阶厉。君子处家国,故于言行犹兢兢焉。


第四十八象 辛亥 干上离下 天火同人卦离卦归魂爻变"天火同人"卦)
谶曰
卯午之间、历象维离、
八牛牵动、雍雍熙熙。
颂曰
水火既济人民吉、手执金戈不杀贼、
五十年中一将臣、青青草自田间出。

圣叹之曰:

此象乃主一朱姓与一苗姓(黄氏)争夺朝纲。而朱姓者,有以德服人之。由是有卯午之间、八牛牵动,成水火既济人民吉。手执金戈不杀贼,终能化龙蛇之相斗。拟于辰已之年建都,其所为南方耶。

谶曰解释:

此象由是有卯年至午年之间的龙蛇两年,公元二零二三年癸卯岁黑兔八白运交至二零二六年丙午岁赤马为卯午之间,是"龙蛇之年",即是离卦九紫火运是公元二零二四年甲辰岁青龙和二零二五年乙巳岁青蛇,天翻龙蛇年,龙蛇魔动。厥象维离:厥象为昏暗的、维是东南方,离是南方,即可推而见之国家,离者南方为日月丽天,光明之象,在天翻龙蛇之年建都。厥象维离是叛逆、造反在南方,乃是公元二零二四年甲辰岁青龙、上元甲子元旦日的翌日为乙丑日开始八牛牵动,人民浩浩荡荡、雍雍熙熙。八牛者为乙八,牛为丑。
颂曰解释:

水火既济人民吉,有一黄氏文武全才为领导,所谓:南步老将,白首君王;手执金戈不杀贼,化解龙蛇年的乱象,和平推翻邪恶的势力政权。拟于辰已之年建都,其所为东南方耶。公元二零二四年甲辰岁,于辰已之年建都在东南方辰位亢金龙星宿,姜太公万年歌曰:那时走出草田来(黄氏出),手执金龙步玉阶,清平海内中华定,南北重归一统排,政权更换,乾坤再造的首都在角亢。东南方辰位亢金龙星宿及角木蛟星宿(亢金龙星宿位置在广州、香港及澳门;角木蛟星宿位置在湛江、海南岛)

应于宋朝邵康节先生之皇极经世书之天火同人卦

天火同人卦:同人一卦,离下干上,故合为"上天下火"之字,有光明上际溥见之象。干天也,离火也。天气上升,火性炎上,与天同也,故为同人。按同人之卦上承天地否卦,不地不交为否,上下相同为同人。盖为否相反,而足以相济。故虽同道相贸与,乃能济否也,是卦之所以次否也。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彖传》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干,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干行也。文明以建,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君子法干之健,以类其族;用离之明,以辨其物。于异中求同,同中求共,凡异之不可不明辨,益知同之不容以相混也。而知人有善恶邪正之分,心有`是非公私之判,君子亦必当类而观之,辨而别之,如周之与比,党之与群,其貌若相似,其心则自别。要必明析严辨,不稍假借,是异其所,不得不共,乃能同其所,不得不同。此所以为同之大者也。

"天火同人卦"拟国家,上卦为君,至刚至健,威权赫赫,卦中之九五也,下卦为臣,得位得中,文明有象,卦中之六二也。二世与五世为正应,君臣合志,正明良际会之时也。同人之卦,次子否后,否则(天地否卦)"天地不交,万物不通",其要在于不能"通天下之志",唯同人为能通之通则为泰(地天泰卦),是国家所以济否(公元二零零五年乙酉岁天地否卦)开泰(开、地天泰卦)者,实赖同人之力也。

"天火同人卦"互卦为天风姤卦:女壮,勿用取女。姤卦前当是农历四月纯干卦:干为天、刚强。"之后五月,坤阴始生于初世"天风姤卦"二世坤土居中,为中正是"天火同人卦",谓之"刚遇中正"三世坤上为之"天泽履卦",干曰"品物流形",坤曰"品物咸亨",惟其相遇有成也。干天上运,巽风下行,"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遇之象也。

天风姤卦当农历五月(公元二零零八年戊子岁纳音霹雷火、农历五月戊午纳音天上火天风姤卦乃是五月之卦,阴气始生至地雷复卦乃是十一月之卦,阳气始生,阴阳反复,经历七月之久,七乃阳数。故"七日"此乃国之治乱的一转机也。故象取"至日",《月令、仲冬》十一月甲子交冬至,是雷复藏地中,先王观此象,至日闭关而不启。五月甲子"夏至",乃天风姤卦。)

"天风姤卦"拟国家,自来国家颠覆,其衅每启自阃闱。夫妻相遇而家政修,君臣相遇而治化行。将见天子当阳出治,扭握干德之刚方,阐坤阴之中正,斯德以位显,道与时行,黎民于变,四方风动,在此时也。

水火既济卦曰: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济者,渡也;既者,尽也。万事皆济,故曰既济。卦取坎离,坎水润下,离火炎上,相交为用,阴阳和会,百务就理,无有不亨。然既济之亨,亨犹其小者耳,故曰"亨小"在处既济者,犹当勿侈其亨,再励其贞,贞于初,亦贞于终,斯有吉无乱矣,故曰"利贞"若不能长保其贞,则亨通未久,危乱随之,故曰"初吉终乱"

《彖传》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序卦传》曰:"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譬如有过人之才德者,然后可以济世,此既济所以继小过也。既济未济处《易‧下经》之终,其象皆取诸坎离。坎离者,天地之大道;水火者,人生之大用。水得火不寒,而资生之利普;火得水不燥,而烹饪之功成。水火相济,谓之既济。

既济者,刚柔得中,物无不济,虽小亦通,故曰"亨小"《传》曰:"小者亨也",小者尚亨,何况于大?盖亨之道,由既济而来,则得其亨者,更当保其既济,是宜"利贞"

"刚柔正而位当"既济之所以为既济者,在此矣。由是而得亨,由是而得贞,亦由是而有始,由是而有终,则有治无乱可也。《传》曰:"初吉终乱",正为不能持终者戒焉。故凡当既济之时,所贵防微杜渐,持盈保泰,斯汲汲求治,不至有初而鲜终也。若徒拘于目前,而志满气盈,不自干惕,则治于此止,即乱于此起矣,可不慎哉!《传》"柔得中""初吉",谓柔小尚得其中,则刚大无不济矣,是以吉也。以道之穷释"终乱",谓进修既以中止,则前功必难恃矣,是以乱也。

以此卦拟国家,为卦内离外坎。坎难也,离明也,是以离明而济坎难,即明夷所云文明柔顺,而蒙大难之旨也。以明济难而难定矣,是之谓既济。既济而视若未济,则济于初亦济于终,斯亨者永亨,贞者永贞,而治道庶乎其不穷矣。若既济而自恃为既济,其道穷也。自古帝王精一危微之传,其在兹乎?《大象》所云思患预防者,正所以保既济之终也已。

《大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水性润下,水性炎上。水在火上,火在水下,二者相资为用,得以成既济之功也。君子玩其象而凛凛焉,不以既济为可恃,更以既济为可危。坎险在外,防患之象;离明在内,预思之象。祸每生于不测,害即伏于既安,预时而防之,则可以保其"初吉",即可以戢其"终乱",故曰"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水火既济卦"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象传》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既济爻义,大略与泰同。泰下卦三爻为泰中之泰,上卦三爻为泰中之否,既济亦然。其所以分内外者,离为明,坎为险,犹泰以干为有余,坤为不足也。

既济初爻以济渡取义,故有曳轮濡尾之象。坎为轮,为曳,初为尾。"曳其轮"者,曳之前进,是用力而求济也。按《诗》"济盈不濡轮,始济而濡及马尾",言济之难也。然尾虽濡而曳不倦,曳者济矣。初居济之始,力求其济如此,故"无咎"也,《象传》即以无咎释之。

"水火既济卦"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象传》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火为水妃,故二离象妇。茀,车蔽也。《尔雅》"舆革,前谓之艰,后谓之茀;竹,前谓之御,后谓之蔽"。日茀,日蔽,以竹革而异也。《诗》则统谓之茀:"硕人翟井以朝。"《孔疏》云:"妇人乘车不露,车之前后,皆设障以自隐蔽,谓之茀。"丧茀者,失其所蔽也。

二当临济之时,驱车前进,车在前,茀在后,中途丧茀,停车而逐,将有欲济而不及者矣,故示之以"勿逐""七日得"者,得犹复也。阴阳之数,至七而复,一卦六爻,循环往复,自二后,至七又值二爻,故不过七日而自得也。《象传》"中道"释之,日辰十二,七日正当中也。

丧茀者,或云二乘车适五,四当其前,四坎为盗,是窃茀者也。其说亦通。茀,《释文》"茀,首饰"《诗》屡言茀,皆作车蔽,且初曰曳轮,二曰车茀,象正相合,当作车蔽。

"水火既济卦"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象传》曰:"三车克之",惫也。

"高宗" ,殷中兴之主;"鬼方"西羌国名。《竹书纪年》,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四年克鬼方,氏羌来宾。即"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实事也。既济爻象,初二皆在济中,至三始济,故取三年克鬼方以为况。

高宗贤主,鬼方小国,六师所加,三年乃克,师亦惫矣,以喻济坎之难如此。天下之事,每以艰难得之,安乐失之。当其始,数载经营而不足,其后一旦败坏而有余。而其弊皆由于远君子而近小人也,故戒曰勿用小人。处既济者,所当凛凛焉。师上爻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与此《爻辞》,意正同。

"水火既济卦"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象传》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繻"采绘"袽"蔽衣四处内外卦之交,出离入坎,繻有文明之象,盖取诸离;袽为败衣,坎为破,盖取诸坎。言四当既济之盛,衣冠济济,文物声名,焕然一新,然天命靡常,盛倏为衰,新倏成故,若不因时弥缝,曾不几时,立成败坏,犹是绘采之华裳,未几而为敝败之残絮矣,故曰"繻有衣袽。"既济由乾坤二五相易而来,"终日戒"者,即干"终日干干,夕惕若"之意,当既济而益励危心,其戒慎无已时也,故曰"终日戒"《传》释以"有所疑",坎为疑;疑者,未然而忧其或然,亦戒也。

"繻"王弼谓宜作"濡",衣袽谓以敝衣塞舟漏也。王弼之解,强从"济"字取义,谓济必有舟,舟或有漏则漏,濡则敝衣塞之。于《爻辞》"繻有衣袽"一语,添生枝节,自圆其说,未免矫强。

"水火既济卦"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骛祭,实受其福。

《象传》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五与二相应,犹东与西时对。五为君,二为臣。东邻为君,是纣之国中;西邻为臣,是文王之国中也。按纣都在东,岐周在西,东邻西邻,郑谓殷周是也。离为牛,坎为豕,杀牛而凶,不如杀豕受福,喻言奢而慢,不如俭而敬也。

上卦处既济之后,下卦当甫济之时,殷天子祭用太牢,故杀牛;周西伯不得用牛,用豕,故为禴。当时殷道已衰,时为既济;周德方新,时为甫济。既济者时已去,甫济者时方来。已去不复也,方来者未有已也,则杀牛不足侈,而禴祭大可恃,故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九五阳爻,阳为实,五体干,干为福。

《象传》"吉大来"释之。泰曰"小往大来,吉亨",自外而内曰来,卦以二五相易,为干成泰,谓福自干来也。

"水火既济卦"上六:濡其首,厉。

《象传》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上为首,初为尾,是首尾相接也。上处既济之极,反之即未济。已然者甫能过,未然时相待,进而不已,身虽未溺,首先犯焉,故曰"濡其首"。夏殷之盛,未几而坏于桀纣;文武之兴,未几而降为幽厉,所谓治日少而乱日多者,古今有同慨焉,故曰厉。《象传》曰:"何可久",所以戒之者深矣。


唐朝袁天罡、李淳风"推背图"    第十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往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