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架裟石

释曰:「石同切玉,方可丈许,色青苍,如古熘刮铁痕。其纹则架裟水田宛具,谓金襴布,映日涵辉;其青质白理,似线痕之攒;其片者均之,条相分明。虽晦明风雨,久难斑剥,良足异矣!在铜瓦殿之坡右次,四翳藤萝,蒙茸紫翠,幽冲别胜,不可思议,谓尊者晒亡于此石。夫尊者入定而捧,何事于晒?以雅迹而堕俗想,涎甚凿基。

     




铜佛殿


铜佛殿内的修行人


原有铜铁瓦殿二座:一、"铜瓦殿""传灯寺",原名"迦叶寺",现名为"铜佛殿",位置在"猢狲梯"至华首门之间。在明朝武宗厚照正得年间(公元一五零六年丙寅至一五二二年),佛僧"圆成"同北胜土知州"高世茂"建铸铜为瓦,以其坚久。 二、"铁瓦殿" 在华首门前居中位置,是铜铸四角重簷正方形,明朝嘉靖四年(西元一五二六年丙戌),为邓川土知州"何国祯"所建。后为清末僧人"可禅"募化重建,为太子阁工艺精致,楼中祀铜铸太子一尊,临窗高立。以上皆因严冬积雪,烈风吹冰,则屋顶土瓦冻裂,故铸铜、铁之瓦,做坚久之计焉。然而,铜、铁之瓦,不坏于天气,而失之人为盗者毁矣。明朝万曆年间(西元一五七三癸酉年至西元一六一九己未年), 中丞"唐时英"补修,之后,郡人"李元阳"更为增加扩建,乃榭碑以记之。现今供奉于"铜佛殿"的迦叶尊者铜像据说来自西藏。原名"铜瓦殿"是否因为供奉了大迦叶尊者铜像而改名为"铜佛殿"呢?现今所看到的太子阁(原明建的铁瓦殿),是一九八零年重新修复的,面积七十四平方米,阁楼改为铜架,外面用铁皮製成。

"铜佛殿"内的天庭坐有一位行者,其服装似古时西域的行僧"达摩祖师"禅坐当中。日日如此、雪雨不改、禅行能仁,令人钦敬。




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后朝圣之旅    第十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往页首